略谈中西艺术——台湾著名国学大师辛意云作客书院“文明之光”讲座

发布时间2015-05-04文章来源 教学与学生事务处/书院作者责任编辑

4月29日晚,书院“文明之光”系列讲座第九讲“略谈中西文化艺术”在我校张江校区举行。本次主讲嘉宾为台北艺术大学教授、台湾著名国学大师辛意云。校长江绵恒也来到现场,与同学们一同享受辛教授带来的文化艺术之旅。

讲座伊始,辛教授设问:在这个流动的时空宇宙中,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何在?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类,在寻求生命和幸福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哲学观。与西方的挣扎、对抗、毁灭、侵占的价值追求不同,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寻求合作,在对各种生命的孕育中完成生命的共享。不同的生命寻求展现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建立在自身特殊的时空之间,形成不同的艺术形式。辛教授带领大家欣赏了几段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音乐,这些音乐有的低吟委婉、有的高亢激昂,让在场听众内心激荡不已。辛教授认为,音乐是早期人类艺术的一种存在形式,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载体,反映着人类不同的时空观和宇宙观,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便是不同文明间的差异及不同文化所固有的特点。

随后,辛教授通过大量图片资料带领同学们进入了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他从建筑、雕塑、画作等艺术形式入手,与在场的听众分享了他眼中的中西艺术源头,透析了不同族群的宇宙意识和时空意识影响下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艺术形式。辛教授强调,艺术展现真实世界,中国艺术作品大多注重线条之美,西方艺术则更注重色彩的丰富,这也造就了中西文化艺术的较大差异。正如辛教授所总结的那样,西方的古代建筑多带有沉重之感,仿佛受到重力的牵引一般重重地陷在地面上;相比之下,中国的古代建筑富含的是一种腾空飘逸之感。一个国家的文明受到地域、气候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导致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与此同时,真正的艺术能够跨越一切障碍的鸿沟,以达到它本能的永恒。它也时常超越各种领域的界限和旧有的凝固物,通过艺术家的“独具慧眼”,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语言告诉人们那点美的存在。当然这种存在的美是有层次角度的,它是环境、时代、人类现存文化所影响或和谐的产物。

整场讲座中,辛教授通过大量实例向大家多角度展示了艺术的理与美,引领大家深入走进了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的世界。他的讲说娓娓道来,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满座听众如坐光风霁月中,身心跟着净化,变得剔透玲珑。他时而双手挥动,形诸舞咏,偌大的空间,完全被他调动起来,台上讲得酣畅淋漓,台下则听得如痴如醉。

讲座最后,辛教授希望同学们要学会欣赏不同文明的艺术形式,看到不同艺术体现的美。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凝炼、融合出更大、更恢弘、更具创造性的民族文化,真正走向为人类创造的道路!

【辛意云简介】

辛意云教授为台北艺术大学共同学科主任、主任秘书及校务发展主任,台北艺术大学名誉教授,现任素书楼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台北书院讲员、趋势大讲堂讲员、IC之音经典导读节目主持、台北市立建国中学国学社指导老师等工作。辛教授师承钱穆,为通儒型学者,深入经、史、子、集,长期在台湾传承儒学精神,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著名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