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源流——书院“文明之光”系列讲座第八讲

发布时间2015-04-02文章来源 教学与学生事务处/书院作者责任编辑

2015年3月31日晚,书院“文明之光”系列讲座第八讲在张江校区教学楼举行。本次主讲嘉宾是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馆员、上海国学新知理事葛亮老师。

葛老师结合中华文明的变迁,为同学们介绍了汉字的源远流长。他以云南纳西族特有的文字为例,让同学们形象的了解到“只有脱离象形才能造就真正的文字”,文字研究的任务就是在历史洪流中找到其原来的样子。他通过分析一系列的汉字演变实例说明,汉字是“象形文字”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汉字实际上是表音字为主,表意字为辅;汉字是约定俗成的记号系统,不是不能更改的圣人传说;汉字所蕴含文化信息的大量丢失并不是发生在简化字运动中,而是发生在先秦古文字转变为隶书、楷书的汉代。他指出,古文字学是“文科中的理科”,所遵循的是“真相永远只有一个”,这与自然科学研究所追寻的目标是一致的。

葛老师还针对最近“两会”冯小刚提出“恢复繁体字”的新闻,阐述了一个古文字专业研究者的观点:文字的生机在于其日常使用,其本身也是人们的约定俗成,倘若让同学到全繁体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自然就能适应,无需刻意恢复繁体字。纵观全球,在时间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的文字传承延续不断,其强大的生机是毋庸置疑的。不管简体还是繁体,花点时间读读古籍,对提高人文素养非常有用。

葛老师专业独到的观点与风趣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在场同学热情的掌声。在讲座的最后,葛老师还为现场同学解释了诸多姓名用字的源流以及含义,并且解答了同学们关于汉字和中华文化的疑问。此次讲座以汉字源流为主线带领同学们在时间长河中畅游,让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与中华文明的光辉!